找到相关内容947篇,用时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序(1)

    密宗,最主要的是皈依上师、三宝与发菩提心。因为人生无常,苦、空、无我,尤其是六道轮回,更为痛苦!如果想要生死痛苦,得到究竟安乐,非先皈依上师、三宝不可。不皈依上师、三宝,则不能得闻显密佛法,有...就是身、口、意的供养。你把你的罪业身供养上师,换成佛的法身,你就不能再去做杀、盗、淫的罪业;口供养上师之后,换成圣人的清净口音,你的口也不能再造妄言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等罪业;你的意(心)供养上师以后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049286.html
  • 临终关怀与助念往生

    耽误他人生死的大事因缘。谨慎!谨慎! 2、凡到病人家里来助念,必须召集亲属,说明凡人临终,乃超昇和堕落的最紧要关头,这个责任是在你全家亲属的身上,你们做家眷的人,若要使病人超昇,不致堕落者,...病人的心念。使病人的正念,念念继续,命终最后一念的心,随着所念的佛.往生西方。这是我们助念的人,达到替代如来担任度化众生,生死的责任的真实目的。 6、或助念经过几多的时间,病人忽然精神发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549322.html
  • 浅淡西方净土

    父母身心适悦,这是世间之孝。而佛教讲最大的都是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。如莲池大师云:“亲得离尘垢,子道方成就。”故我们要劝勉父母,乃至无量众生,一心念佛,求生净土,生死。  其二、奉事师长。  佛陀是...的修行,更仰赖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,以自他二力,故能速疾出离三界,解脱生死。如果按百分比来计算的话,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尽九十九分的力量,余下的一分留给我们自己来努力。如《无量寿经》中第四十八大愿说:“...

    悟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349705.html
  • 东晋庐山教团之居士群研究

    之后,又篤信因果报应,主张「形尽神不灭」之说,视世间如梦幻一场,深怵於轮迴之苦,於是乃兢兢业业,虔心修持,期能生死,也为日后的结社企求弥陀净土,埋下伏笔。另外,道安曾与僧辅、法遇、曇戒、道愿……...深邃与「佛教」的神秘,在某些程度上给答案与寄託,让文人们有安身立命的踏实感。憨山德清在《梦游集》曾说:「从上古出家本为生死大事,即佛祖出世,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,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,非於佛法外別有...

    曾惠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0249750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1)

    ,与其他宗教,异派学术的人,只要深明学理,努力修证,都可以做到类似的定境,并非究竟义的法门,他们只知厌离世间,自求适意,解决生命之流的分段作用,自己便认为已经生死,住在寂灭清静的境界上,只是落在...中坚代表。好像中国的地理河流,北有黄河,中有长江,南有珠江流域,综罗交织而灌溉滋茂中国文化生命。所以讲到中国文化,实在不可偏举,我们身为中国人,更不能不了解自己文化的真象。尤其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,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0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2)

    曲学阿世",以博取一时的虚誉,那就于人于己,都有莫大的损失。总之,千万不要忘记,禅宗以证取涅槃妙心,生死而超然于物外为主旨,岂可离佛学的教理,而徒托空言而已。   其次,我们要研读唐、宋以来的禅宗...的生死、求解脱,是如何一回事!他们所提出来的问题,例如:"如何是祖师西来意"?以及惨话头"等学禅入手方法的作用,也同时可以了然于心!现在为了进一步明白禅宗这个中心与目的的演变,便须要知道中国佛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1.html
  • 佛教伦理学探究

    Arhat),是谓“逮得己利”,其行为未尝不是一种“为我主义”。从人性的角度观察,佛弟子出家基本上仍是为了“自”(自我生死)。虽然...rdquo;(生老病死....),因为苦而更加烦恼,因为烦恼而更造业,由此而更受苦....如此循环不已。这种由“惑、业、苦”所形成的因果系列,说明人的生死是由前因所造成的,人...

    刘嘉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0850575.html
  • 漫谈净土与禅

    回想一下,自己是不是上根利智的。参禅看话头的功夫,一定要突破三关,古人说“初关容易重关难,末后牢关难上难”。这完全都全仗自力来勤修苦练,一心参究,如果三关没有破尽,绝对是不能生死。因此对中下之机,...心境对待,能所宛然,禅心应远离法执,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;禅心即是法性身,非生死义,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,凡此种种,悉是禅净互异处。但是若到已得定时,则不同,念佛三昧的境界,是虚空粉碎,大地平沉,当前...

    果利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050941.html
  • 佛教的道德观

    要有高的智能,大的力量,才能做到难忍能忍,难行能行,所以佛陀曾赞歎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,能忍辱是有力的大人。   中国道家的无为是小乘境界,以生死的自利为重,是不究竟的菩萨境界。甚至整个...从菩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,当他们发愿心以后,除非众生度尽,否则他绝不轻易放下众生的生死不管,而自求解脱的。地藏菩萨的愿力:「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。」台北汐止的慈航菩萨说:「只要一人未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0951276.html
  • 离欲上人详传

    去妄”二字概括。妄心与真心本来是一体两面,妄心附着于真心,妄心去,则真心自显。古德云:“打得念头(妄心)死,许汝法身(真心)活”,真实不虚。如何去妄?须发大心,用功修行,立志生死,广度有情。同时,...是个臭皮囊。世人误主认为我,并费尽苦心去维护它,越维护越迷,学佛是为了生死,不能被‘假我’所迷,要识破‘假我’,无私无我,忘我。”  这一席话,说得老太婆灵魂开窍,连连点头。  禅师又问:“啥子叫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351401.html